古言穿书爽文——《女扮男装后抢了男主的路》
发布时间:2025-03-29 19:56 浏览量:9
总书评数:5407 当前被收藏数:8682 营养液数:15204 文章积分:150,732,512
文案:
一朝穿越,苏彧成为了大启捡漏皇位成功、但女扮男装的王爷,
出身矜贵睥睨天下的世家宗主
温文尔雅笑里藏刀的年轻帝师
拓落不羁有勇有谋的不败将军
八面玲珑富可强国的天下首富
他他他他都是未来要造她反的男主……
系统告诉苏彧,她穿越到了有四个男主的争霸文里,而她是那个被造反的亡国之君,要想活命,必须攻略四个男主之一。
系统:宿主,你想攻略哪个男主?
苏彧想了想:我全都要。
系统:害羞.jpg,宿主这样不大好吧……
穿越一天,苏彧哄骗武力爆表的男主一护送她到京城继位
穿越三月,苏彧哄着才华出众的男主二为她做全职管家
穿越半年,苏彧哄骗家产万贯的男主三为她献上全部家当
穿越一年后,苏彧将高高在上的男主四拉下神坛……
后来,系统看着跪在苏彧前面、目光隐忍而炽热的男主们,艰难地说:宿主,不能开后宫……
苏彧笑着应下:不开,好男儿志在四方,怎能被束缚在后宫?
系统还来不及松一口气,苏彧又说:朕还需要他们给朕好好干活呢。
系统:……
苏彧予以纯良一笑,她一个孤苦伶仃的穿越女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她只是想做真正手握大权的帝王而已,而男主们是她手中最好用的刀。
阅读指南:
1、女主万人迷,全员单向头,且粗箭头。
2、所有男人都是配角,只有女主是主角,女主最终会恢复女儿身,不会开后宫的。
3、主要男性配角不止文案上的,会有男人怀疑性取向,女主的魅力不止于性别。
4、架空朝代,背景仿晚唐,微权谋,拒绝考据。
5、轻松向爽文。
试读:
·
登基大典前一天苏彧就被接到了皇宫,而她也见到了迟迟未来见她的刘三恩。
刘三恩约莫四十出头的样子,白白胖胖,笑着的时候颇为慈眉善目,还有几分佛像。
比起旧皇帝一死就慌张的李见章,刘三恩手握兵权,就要从容许多,他在苏彧入宫之后才来见她第一面,虽然他始终对苏彧笑着,但是苏彧也能感受到他的怠慢,在他眼里,苏彧大约就是他手中的傀儡。
刘三恩说:“听闻殿下将尉迟将军留在京城,还封了什么元从卫大将军?”
苏彧没有否认。
他笑呵呵地接着说:“殿下初来乍到也是情有可原,还请殿下放心,整个皇宫都由臣手下的羽林军保卫着,铁板一块,有二心的人是怎么也进不来的。”
苏彧睁大眼睛,看上去很是无知,小声问刘三恩:“那羽林军能有多少人?”
刘三恩回答:“守内宫的就有六千人。”
“我滴乖乖!那岂不是元从禁军的两倍?”苏彧满脸惊愕。
刘三恩很满意,看来苏彧终于意识到自己是井底之蛙,“这还只是守内宫的,整个京城的卫兵约莫有三十万人。”
所以她那三千人又算得了什么?刘三恩打心底看不起。
苏彧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一副被吓到的模样。
刘三恩眼皮也没掀,用眼角睄了她一眼,又瞥向像个木头桩子一样站在苏彧身旁的尉迟佑,笑着说:“殿下好好休息,明日寅时正,臣来接殿下……等殿下登基之后,臣给殿下换两个机灵一点的贴身侍卫。”
苏彧脸上有些不满,但是想到他说的卫兵人数,又乖乖闭上嘴。
刘三恩满意地点点头,没有行礼便离去。
苏彧回头看了一眼冷着一张脸的少年,尉迟佑平日里看上去憨憨的,在关键时刻却很能沉住气。
她朝着他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少年朝她郑重地点点头。
……
登基大典自寅时开始。
而苏彧在丑时就被人喊醒,她起来时,眼睛都有些睁不开,来到这里大半个月,她还是不习惯这天不亮就起来干活的作息,在心里暗暗想着,等以后改革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工作时间!
丑时的天还是全黑的,宫殿内灯火通明,忙碌的宫人进进出出。
苏彧像个木偶一般站在那里,任由宫人将厚重的冕服一层又一层地压在她身上。
为苏彧戴冕旒的是一个风韵犹存的女官。
并非苏彧的错觉,女官在为她戴冕旒时,那双手总是似有若无地从她脸颊上划过。
苏彧看向跟前年长的女官,那人比她矮上半个头,被她发现小动作也没有什么畏惧,反而嬉皮笑脸地说:“陛下这脸蛋倒是比妾还要光滑些,这腰身也是比妾还要细,听闻陛下能一夜御七女,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她的目光若有若无地往下瞟,眼中的勾引全然不加遮掩,苏彧垂下眼眸,让人看不出在想什么。
待到她被人叫走,一旁的小宫女才附在苏彧耳边小声提醒:“陛下,那是与刘将军对食的孟尚仪。”
虽登基大典还没举行,宫人们已经改口唤苏彧“陛下”。
苏彧没有作响,只是抬眸看向那个说话的小宫女。
小宫女迅速低下头去,紧张到微微颤抖。
苏彧却是扬起嘴唇朝她轻笑,在她耳边轻语:“多谢。”
小宫女愈发颤抖得厉害,一张小脸涨得通红。
“陛下,刀。”尉迟佑见苏彧已然整装待发,将帝王的佩刀献上。
大启的先祖尚武,开国皇帝靠马上得天下,佩刀也成为大启帝王登基的必备配饰,只是随着岁月变迁,大启的帝王们日渐昏庸,佩刀也仅是配饰了。
苏彧接过佩刀,将刀从刀鞘中拔出,烛火映在森冷的刀身上,也倒映着她的容颜。
她天生一双多情的桃花眼,再加上一笑便浮现的梨涡,陌生人不会因她生得太过于昳丽而生出戒心。
这是她的优势。
苏彧扬起唇角,将佩刀慢慢收进刀鞘,挂于腰际,拖着长长的冕服,大跨步朝外走去。
她就站在高高的台阶之上,向下望去,群臣早已候在那里,只等着苏彧带领他们进行天地宗社的祭祀仪式。
天依旧漆黑一片,万间广厦筑起的巍峨宫殿在夜色中只有错落起伏的黑影,寒风中漂浮的灯笼与影子交错,像是编织出巨大的牢笼,又仿若是巨大的魔兽随时要吞噬众人。
苏彧指了指东方唯一亮着的启明星,对尉迟佑说:“星出东方,是个好兆头。”
尉迟佑的眼亮如星,隐隐含着几分要做大事的兴奋,亦步亦趋地跟在苏彧身后。
卯时,扶桑日出,夜色尽褪。
苏彧一身华服自祭坛上而下,在百官的簇拥上,一步一步走向大朝正殿含元殿。
一把在苏彧眼中普普通通的椅子,待到她坐上之后,群臣下跪行礼,朝她高呼万岁,坐于这椅子上的意义便与众不同了。
苏彧睥睨着殿下众人,不管底下的人有多少心思,在这一刻,他们都对她俯首称臣。
她的目光落在跪在前排的崔玄身上,明明是朱色的官服却在这位崔家家主身上穿出了高高在上的清冷感。就如此刻他跪在她的面前,亦不像是在给她行礼,他的背脊挺直,神情淡漠似俯瞰众生,仿若坐在高峰之巅的人是他而非她。
只是崔玄不知道的是,在苏彧的眼里,他头上顶着造反倒计时,配上他清高的脸有种让苏彧想笑的幽默感。
苏彧这么想着,一双桃花眼弯得更加厉害,她倒是有些期待等会儿崔玄的反应。
她端坐在龙椅上,耐着性子等刘三恩读完诏书,宣布改年号为“天佑”——
这个年号并不是苏彧定的,刘三恩完全没有问过她的意见就这样定下来了,而以苏彧知道的历史知识来看,年号为“天佑”的皇帝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她在这个时候站起了身。
她身量比刘三恩要高,厚重的冕服平添了她的身量,站在刘三恩身边的时候,叫他生出几分压迫感。
刘三恩不自觉地看过来,垂挂下来的玉珠遮挡住苏彧的眼眸,叫刘三恩看得不甚清晰,只能看到她殷红的唇。
他只觉得这位新帝长得像女子一般,没当一回事,当着众臣的面就提醒苏彧:“陛下,尚未礼毕,臣这还有一道圣旨要宣读。”
苏彧暂无打破官场现状的意思,刘三恩却是有的。
刘三恩手上有兵权,宫里的内侍和宫女也皆听他的,苏彧一旦入了宫也完全掌控在他手上,所有的事都由他说了算,而尉迟乙的三千人他不放在眼里,卢政翰和苏彧达成的交易他也不认可,尤其是朝堂上现在没几个是他的人。
新帝登基,在刘三恩看来就是一个提拔自己人的时机,手上这一道圣旨是他自己加的,他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完,卢政翰和张修也不能奈他何。
苏彧瞄了一眼刘三恩手中的圣旨,乐了,刚瞌睡就有人递枕头,她还在想理由,结果刘三恩就主动给她递上来。
“圣旨?什么圣旨?朕从未见过这道圣旨。”苏彧说。
刘三恩没有想到苏彧会当众忤逆自己,脸色一沉,脑中已经在思索下任皇帝的人选了。
苏彧盯着刘三恩,问系统:【系统,现在尉迟乙对我的好感度是多少?】
系统回答:【宿主,是50。】
苏彧又问:【一个男主50的好感度,这点气运应该够我杀一个没比我好到哪里去的炮灰了吧?】
【理论上是……等等,宿主你要杀人?!】
在系统和刘三恩反应过来前,苏彧已经抽出腰间的佩刀,直接一刀捅进刘三恩的腹部……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刘三恩难以置信地低头瞪向那把插在腹部的长刀。
苏彧没给他喘息的机会,拔出长刀,一脚就将他从台阶上踢了下去。
“咕咚咕咚——”
突然一个人从高处滚下来,跪着的大臣都被吓了一跳,全都站起身往后躲开,才看清躺在地上的竟是刚刚还站在新帝身旁的刘三恩,而他的腹部开了个大窟窿。
刘三恩还没有死透,他按住伤口,大喘气地朝外爬去,嘴上用尽全力地大喊:“羽林军……羽林军……”
大臣们立刻望向守在宫殿之外的卫兵。
只见一人穿着羽林军的甲胄从大殿外走进来,那人身形高大,双目炯炯,却不是刘三恩所熟悉的羽林军将领。
竟是尉迟乙!
刘三恩不大的眼在这一刻瞪得硕大,又惊又怒,颤抖着手,指向乔装成羽林军的尉迟乙,再回过头仰望那高高在上的新帝,一口鲜血“噗——”地一下子自口中喷出来,便直挺挺地仰倒在地。
尉迟乙探了一下刘三恩的鼻息,确定他已没气,利落地跪在苏彧面前,“臣护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尉迟将军护驾有功,何来之罪?还请起来。”苏彧朝尉迟乙点点头,用还在滴血的长刀挑起那道刘三恩遗落下来的圣旨,让那道圣旨恰到好处地飘到三位宰相面前,好让百官看清她要杀刘三恩的理由。
三位宰相低下头,大致看了一遍,便看清楚了上面的字——
刘三恩虽然没有动六部尚书,却是要换掉吏部侍郎、兵部侍郎、户部侍郎、宗正卿、大理卿、京城府尹这些要职上的官员,当然他想换掉最大的官员竟是李见章这个宰相。
三位宰相的面色都不好看,尤其是李见章,此刻恨不能上前再给刘三恩的尸体多补两刀。
苏彧慢悠悠地问向卢政翰:“以卢阁老看,像刘三恩这样假传圣旨的狂徒该当何罪?”
卢政翰:“……”人都死透了,还来问这个问题,他能说罪不至死吗?
虽然刘三恩在卢政翰眼里确实是个该死的,但是苏彧这样问他,他这个推诿扯皮成性的人都忍不住想要翻白眼。
大庭广众之下,卢政翰保持着风度,配合苏彧:“自当是死罪。”
苏彧赞同地点点头:“卢阁老所言甚是,来人,将刘三恩带下去。”
两个身形高大穿着羽林卫甲胄的兵士进来,直接就将刘三恩的尸身拖出去。
众臣:“……”有话想说,但是看到苏彧手中滴血的刀,他们又觉得无话可说。
苏彧将刀收入刀鞘之中,只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说道:“朕乃天子,本就被天庇佑,朕以为以天金为年号更佳,卢阁老以为呢?”
改个年号而已,不是什么大事。卢政翰觉得无伤大雅,附议着:“陛下所言甚是,天金二字妙不可言。”
苏彧又说:“如今右羽林卫大将军之位空缺,朕以为可先由尉迟将军兼着,卢阁老觉得如何?”
卢政翰再次被点名,他只觉得周围人看他的眼光都有些不一般,天地良心,他与新帝也不过是见过两面,而今倒像是他与苏彧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一般。
但是他权衡利弊,这个右羽林卫大将军也就由尉迟乙担任才不至于打破如今朝堂的平衡。
他还不能反对。
卢政翰忍受众人异样的眼神,心底腹诽着苏彧,面上笑容和蔼:“陛下圣明。”
李见章有话要说,但是想到刚刚苏彧杀刘三恩给他带来的恩惠,他又有心对苏彧示好,便也忍下来了。
张修思索了一下,他在京中暂无能接手右羽林卫的人,比起让门阀世家多掌一支卫兵,还不如让这支卫兵落在皇帝手里。
故此,三位宰相都没提反对意见,这事便这么定下来,尉迟乙一下子担着两支禁军的大将军。
虽然大典略有波折,但是刘三恩的尸体被拖走了,血渍隐在的暗色的地砖上,只要当作无事发生,那便是无事发生。
所要做的都已经做了,苏彧含着笑意自台上走下,众臣俯首恭送,是君臣和睦的其乐融融。
在跨过高高的门槛之后,她忽然转头,望向孑然独立于人群之中的崔玄。
同是朱色的官袍,崔玄穿着却是比旁人多了三分疏离,七分清冷。
但苏彧看的并不是他,而是他头上的那个造反倒计时。
崔玄是四个男主里最迟造反的,与其他几位男主不同,他是如今大启王朝运行下的既得利益者,不管谁做皇帝,只要大启还在,只要门阀世家还在,他便永远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宗主,可是这样的他依旧有造反之心。
所以他心中所求的是什么呢?
虽然新帝逆光而立,崔玄却能笃定她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身形未动,神色漠然之中隐着几分倨傲。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苏彧似是浅笑了一下,再望过去,她已然大阔步朝前,背影纤细步伐却是坚定。
围在崔玄身旁的官员见苏彧走远,便对他说道:“崔侍郎,为何方才您也由着陛下胡来?”
“胡来?”崔玄指了指还站在外面的卫兵,淡淡提醒,“几位不若去看看如今站在殿外的那些兵士是何人。”
他先前就注意到站在殿前的兵士不对劲,虽然穿着羽林卫的甲胄,然而这些兵士的眼神与身板却与京中卫兵全然不同。
也不知道苏彧如何做到偷梁换柱,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守殿的羽林卫换成自己人。
那道圣旨不过是个由头,不管有没有那道圣旨,苏彧都会借这个机会除掉刘三恩。
虽然在登基大典上动手确实有几分胡来,但是细想之下,这也是杀刘三恩最好的时机,且如此一来,苏彧在宫中就自由许多。
崔玄微微动了一下手中的笏板,他依旧觉得苏彧是个莽夫,但是不得不承认,苏彧是有几分聪慧在身的,做事虽不体面却行之有效。
几位官员经崔玄提点,一阵愕然,若这些兵士就是苏彧带来的那三千人,她刚刚岂不是想杀谁就杀谁?他们不禁暗自庆幸,还好他们方才没有开口说话。
嘴上却是很硬气地说道:“往后陛下还要靠我们这些人,自是不能对我们胡来。”
崔玄懒得再与他们多言,径直走到卢政翰身边,与这位宰相并排而行。
卢政翰率先提问:“崔家主如何看今日之事?”
崔玄微垂丹凤眼,却在思索另一件事:“这几日送给陛下的美人都是从宫里出去的?”
“不过是些宫女与舞姬罢了,崔家主这次可是难得糊涂。”卢政翰笑呵呵地说着,宫女与舞姬能知道什么,怎么可能让苏彧了解到羽林军的情况,定然是苏彧在羽林军中早有奸细才能一举拿下羽林军,再换上自己人。
如此一想,卢政翰便担心其他卫里也有苏彧安插进去的人,对苏彧生出了几分忌惮,装若无意地说道:“陛下已经十八却未曾娶妻,崔家主你看……”
崔玄淡淡看了一眼卢政翰,“崔某亦未娶妻,此等事还有劳卢阁老上心。”
卢政翰呵呵笑道:“老夫有一孙女……”
崔玄没等他说完,便说:“卢家女自是能当皇后。”
卢政翰:“……”他是想将孙女嫁到崔家,哪个好世家会把孙女嫁给皇帝的?
他斜睨向崔玄,他不信自十八岁就成为崔家家主的崔玄听不懂他的意思,这些年想要为崔玄说媒的人不计其数,京城贵女爱慕他的更是能从皇宫排到温水镇,却都被崔玄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了。
大启寻常人十五六岁便成亲,贵族家的子弟通常会晚一些,男弱冠女十八,但是崔玄如今已经过了二十,却连门婚事都没有定下来,莫非这小子当真如外面传言的有断袖之癖?
不过他的孙女与崔玄的婚事成不成还是其次,他一是要尽早给皇帝找个皇后,二是要清除京中禁军的奸细……
卢政翰并不知道的是,朝堂上杀伐果断的君王在远离了他们的视线之后,便突然顿住脚步。
跟在苏彧身后的尉迟乙顿时警觉,连忙上前,“陛下可是发现了什么不对劲?”
苏彧摇摇头,又朝他招招手,待到尉迟乙再一步上前,她将手搭在他有力的臂弯上,轻声对他说:“朕第一次杀人,有点不适应。”
尉迟乙感受到她指尖上微微的颤抖,心中一顿,为帝王的示弱目光柔软了几分,正想说几句宽慰的话,就对上她蓄着笑意的眼眸干干净净,全然看不出半点害怕来。
“……”尉迟乙一时不知道苏彧到底是怕杀人还是不怕,便又见她挥了挥手,对跟在身后的宫人说,“朕要与将军说几句体己话,你们统统退到十丈之外。”
那些宫人刚刚都知道她一刀捅死了刘三恩,不管有没有二心,都不敢靠近这位新帝,如今她下了命令,更是离得比十丈还远。
苏彧很满意宫人们的听话,轻笑着说:“就麻烦将军扶朕走这一段路。”
她的身板依旧挺直,只是搭在他手臂上的手有些用力。
尉迟乙陪着她走在长长的宫道上,望眼前方,是高高宫墙的红与金交错,他竟也生出了几分前无退路的寂寥,有感而发:“陛下,臣会陪你走下去的。”
“多谢尉迟将军,”苏彧倏地一笑,她转头仰视他,一双桃花眼蓄着多情的涟漪,冕旒上的珠玉落在她无瑕的面容上,更衬得她人面桃花,叫尉迟乙都看愣了一瞬。
而下一瞬,他就听到这位美貌迷人眼的帝王说:“这一次我们出其不意,夜袭右羽林卫,再将右羽林卫换成自己人。卢阁老估计会怀疑是朕在各军之中安插奸细,他回去肯定会清理一批人,人少了就得添新人,你去选几个机灵的兵士趁机混进招人的禁军里做卧底。”
苏彧想,能混到卢政翰这个位置的人通常都爱把问题复杂化,他肯定不会觉得她只是通过宫女和尉迟佑的夜探确定右羽林卫的兵力部署,更愿意相信是军中被安插了奸细。
尉迟乙:“……”刚刚是什么让他生出了眼前帝王柔弱的错觉!
“臣遵旨。”他没由地笑出了声,苏彧要真是一个柔弱之人,他也不会跟来京城了。
苏彧由尉迟乙扶着走到寝宫,却见宫殿的台阶前密密麻麻跪着一大群女子,有穿着最朴质宫女衣的,也有穿金戴银的。
“这是怎么回事?”苏彧问向弯腰候在一旁的内侍。
“禀陛下,这些都是先帝的妃嫔,还有被他临幸过的宫娥,本是要发往青莲寺落发为尼的,只是……”
“只是什么?”苏彧敏锐地觉得内侍后面的不是什么好话。
果然,一人穿过她身后的宫人,一路小跑到她面前。
上官绎气喘吁吁地行礼:“臣礼部侍郎上官绎参见陛下。”
苏彧一言不发地看着上官绎,而上官绎自发说下去:“按照宫中规矩,先帝无子嗣的妃嫔与被临幸过的宫娥都应送往青莲寺,只是青莲寺如今已有千人,难以容下这么多人,故而这些人还迟迟留在宫中,需得另行再建一皇家寺庙来安置她们。”
“陛下——妾最是会伺候人,还请陛下将妾留下……”
人群中有人喊出了声,其他女子也纷纷跟着喊了起来:
“陛下,妾腰身不足一尺……”
“陛下,妾最会吹箫……”
这些女子都希望能被苏彧留下,皇宫里虽有规定,但只要能被现任皇帝看上,这些规矩便也不是规矩了。
当初苏琰就曾纳了他爹的贵妃。
比起三千青丝落光为尼,她们宁可留在宫中,哪怕蹉跎岁月。
苏彧首先想到的问题却是:“再建一座皇家寺庙需要多少银两?”
上官绎早就算过,想也不想直接说:“约莫一百万两银子。”
苏彧缓缓转过头,扶着尉迟乙的手这回是真的用了力:“你说多少?!”
少诓她!在《四国》这个游戏里,如果选择尉迟乙初始银两才十两,好他个上官绎开口就是一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