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日,邂逅梵高

发布时间:2025-03-20 17:38  浏览量:14

我站在这幅油画前,仿佛置身于一片跃动的绿色海洋,它像一扇窗,将普罗旺斯的阳光倾泻在绿色的草地上。

去年(24年)初春,雾气笼罩着香港,空气里浮动着潮湿的咸味,陪同母亲和妹妹游澳门,逛香港,参观故宫文化博物院,意外的观赏到梵高的油画真迹《长草地与蝴蝶》。

这是文森特·梵高(1853-1890)1890年的作品,英国国家美术馆藏,正好‬在香港故宫博物院展出。其中还有莫奈和其他一些世界级大师的作品。拍下照片,与其合影,就想着写一篇关于与其邂逅的短文,一直没有想好怎么开头。

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一场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

深浅不一的绿色,交织成生命的交响,点缀其间的黄色与白色花朵,如同跳动的音符,蝴蝶轻盈地穿梭在草丛间,仿佛在演绎一场生命的芭蕾。

狂野的笔触,油彩堆积如山,草叶在画布上疯长,仿佛能听见风吹过时的簌簌声响。我举起相机,将自己定格在这片永恒的原野前。

那一刻,我忽然在想,一百多年前,一定也是一个春日,那个面目清瘦头戴草帽的老头-文森特•梵高,站在画架前,像我现在这样凝视着他的作品。他的画笔掠过的每一道色彩,都在思索如何让这片草地更富生机;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的每一寸画布,都感受着油彩涂在画布上的机理。

你凑近细看,就会发现画作中大片大片浅浅的黄,还有一抹一抹几乎不可见的淡淡的紫。那是黄昏时分的投影?还是日出东方的光晕?抑或是画家当时的心情?

梵高在圣雷米疗养院时,病情‬已经‬不可逆‬转‬,据说,疗养院专门为他指定了一些作画的场地和空间,有一片废弃的花园就是其一,花园里草长莺飞,成为梵高精神世界的全部‬。那个‬春日‬,他‬已经‬病情‬严重,精神‬错乱‬,他‬并不知道‬他‬即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创作这幅画时,却‬曾像我一样,在这个‬春日的午后,感受着‬生命‬的‬律动‬。

展馆还独具匠心的设计了互动体验环节‬,被放大了数倍‬的《长‬草‬地‬与‬蝴蝶‬》投射‬在一面白‬墙上,风吹草动,蝴蝶翩飞,画面复活了起来。孩子们抓蝴蝶,年轻的的姑娘在‬照片,一片春天里的浪漫场景,不知道此情此景,文森特‬•梵高,你‬能不能看见?

离开时,我回头望了最后一眼。画中的草地依旧在风中摇曳,蝴蝶依旧在阳光下飞舞‬,这个春日与‬梵高‬的‬一次‬邂逅‬,或‬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如同梵高笔下的油彩,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