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通胀”:年轻人如何在高成本中寻找温暖

发布时间:2024-12-23 08:36  浏览量:5

随着寒潮席卷,羽绒服成为冬日必备,但其高昂价格让众多消费者直呼“买不起”。与此同时,线上线下假冒羽绒制品泛滥,质量参差不齐。

近日,央视曝光了一系列劣质羽绒制品,连续数日引爆了网络热搜,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资料来源:微博)

消费者不禁要问:羽绒服价格为何居高不下?如何辨别真伪,买到性价比高的正品?

01

羽绒服为何又贵又“假”?

2022年4月,羽绒服新国标发布并实施,明确将“含绒量”调整为“绒子含量”,仅计算保暖有效的绒子,排除绒丝等劣质填充物。新标准下,商家需采用更高质量的羽绒以满足要求,这无形中增加了原材料的成本。

(资料来源: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我国羽绒服平均单价由438.6元涨到656元。

天猫与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数据也显示,2023年,羽绒服平均售价普遍上涨至500元到800元。高端品牌如波司登、雪中飞等大型品牌的羽绒服价格可以突破1500元至3000元,其中2000元以上的占比更是接近70%。

(资料来源:搜狐四象工作室)

根据羽绒金网的数据,截至今年11月15日,90%白鸭绒价格为519.82元/kg,90%白鹅绒价格为1099.68元/kg。与前一年相比,羽绒价格的整体涨幅达30%-40%。

(资料来源:羽绒金网)

羽绒价格上涨成为羽绒服价格高涨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不法商贩利用“飞丝”、“吊包绒”、“手感绒”等劣质填充物冒充羽绒,妄图通过降低原材料质量来削减成本。

(资料来源:《央视财经》)

同时,知名羽绒服品牌溢价持续上涨,通过顶流代言、精致宣传及奢华旗舰店等策略塑造高端形象,价格屡创新高。

这让普通消费者深感无奈:我们既不追求品牌,也不跟风潮流,只想避开消费主义与高溢价陷阱,而今,就连挑选一件满意的冬衣也变得异常艰难。

02

羽绒服为什么“割不动”年轻人了?

据华源证券显示,目前中国消费群体羽绒服价格带偏好仍主要集中在400-1000元,相比之下处于较低水平。然而,面对日益攀升的羽绒服价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整治”羽绒服市场,探索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资料来源:华源证券)

翻新羽绒服成为他们的一个新宠,通过拆取旧衣中的羽绒并重新填充,结合个性化定制服务,仅需数百元就能获得一件既保暖又独具特色的新羽绒服。

在此基础上,高校羽绒服的推出更是为年轻人提供了另一选择。武汉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推出的定制款羽绒服,凭借其防风面料、充足充绒量和亲民的价格,迅速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胖东来、山姆等商超的羽绒服销售更是为年轻人提供了性价比极高的选择。11月27日,据相关新闻报道,胖东来仍有“利润3毛”的羽绒服在售。

(资料来源:网络)

除此之外,军大衣、冲锋衣、防风服等也成了年轻人的“平替”选择。年轻人消费观念正在转变,他们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和价格,而是将重心转移到实用性和性价比上。

03

是消费降级,还是理性觉醒?

有观点认为,社会上普遍讨论的“性价比”、“消费降级”,从另一维度来看,映射出消费者观念的一种积极转变,即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消费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趋向于一种更为审慎和理性的消费模式。

《2024消费降级现象洞察与破局之道报告》显示,主力消费群体不再过度追求浮华和超前消费,量入为出。“会省钱”也被视作“懂生活”,“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东西”成为主流心态。

(资料来源:《2024消费降级现象洞察与破局之道报告》)

2024年初至今,中国消费行业上游供给端稳中向好,但受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消费者信心低迷,导致整体消费市场终端需求乏力,消费力疲弱。

(资料来源:浦银国际)

促消费对改善当下经济环境意义重大,国家积极布局相关经济政策。

2024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围绕餐饮、文旅等6个方面,制定一系列推动消费场景升级和数字赋能的举措;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

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入二季度以来偏弱,8月以来,以旧换新政策驱动耐用消费品需求增长,带动社零边际回暖。

(资料来源:民银证券)

外部推荐